2021年马上走到尾声,寒假的脚步越走越近。
近日,各地陆续公布了2022年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及具体安排:

(图片来源互联网,仅供参考,具体时间以学校公告为准)
很多地方放假时间提前,也就意味着孩子的期末考将会提前。
这一次期末考,是孩子“双减”后的第一场考试。
“双减”将来,孩子的作业负担和学习重压大大减轻,他们的学业能否维持出色,真的非常难说。
甚至有父母直言,不了解孩子学得如何,感觉像开盲盒一样,就等期末考的“惊喜”了。
想要好成绩,平常的学习非常重要,期末的复习也很重要。
那样,在期末考提前的状况下,父母要如何做呢?孩子要如何备考呢?可以来看看这篇文章!
树立备考信心
有一句话说得好:心态决定状况,状况决定成败。
“双减”将来,不少孩子都出现松懈,学习表现差强人意,越临最近末考,越容易紧张焦虑。
打心眼里恐惧、反感、抗拒考试的孩子,不管他平常成绩怎么样,上了考场都非常难发挥出色。
心态非常重要,父母要尽快给孩子树立信心,帮助孩子以更好的状况冲刺期末。
第一,要摆正孩子对考试的认知。
考试是一次检验,可以更客观全方位地知道我们的学习状况,让自己得到取长补短的机会。
第二,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。
只须经过全力备考,不管高分低分,无论进步退步,都值得认同与鼓励。
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德雷克斯说过:“孩子需要鼓励,就像植物需要水。”
期末备考期间,父母应多给孩子一些信赖和鼓励,做好孩子的精神支柱。
定好复习计划
期末阶段,大部分孩子都非常被动,缺少主动学习和复习的积极性。
学习不自觉、复习不主动的孩子,一直被“填鸭”,被推着走,是非常难考取好成绩的。
作家刘墉说过:“上帝给每一个人同样的时间,只有那事半功倍的人才能有过人的收获,也只有了解计划的人,才能事半而功倍。”
期末做好复习计划,是为了将课堂效率最大化,将缺漏弱点最小化。
给孩子定的复习计划,必须要有可操作性。
最好具体到每一天、每一个时间段要复习什么,要如何复习,制作成时间表,贴在孩子的书桌上。
给孩子定的复习计划,必须要有针对性。
大纲是复习依据,教程是复习蓝本,父母帮助孩子找准各科的重点、难题,有针对性地一一突破、提升。
父母要给孩子定下适合的复习目的和考试目的,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,争取达成复习成效的最大化。
狠抓入门知识
俗话说得好,万丈高楼平地起。无论多高的楼层,只有基础打好了,楼房才能岿然不动。
学习同样这样,正如老师在期末都会强调:必须要回归课本!必须要看重基础!
小学试题,70%都是基础分,考不及格的孩子,根本连基础都没打好!
回归课本是最好的复习办法,在重温常识定义之余重做课后习题,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成效。
当然,每一科的复习办法和复习重点都不同:
语文抓字词,凡是课本里出现的生字词,都能默写组词。
建议父母天天给孩子听写,监督孩子背诵古诗词。
数学抓训练,凡是课本里出现的习题,都能正确解答
建议父母天天让孩子做适合的训练,掌握对不一样的题目举一反三。
英语重单词句子,要熟读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。
建议父母督促孩子天天背单词句子,大声读课文,慢慢培养语感。
避开错误办法
一位名人说过:“生活最大的悲哀,莫过于在一个错误的路上努力着,美其名曰勤奋。”
孩子的复习办法不对,或者复习方向走偏,会直接破坏复习成效。
期末复习时,父母要警惕孩子走入误区,那样即便付出非常大努力,依旧事倍功半。
1.挑灯夜战,越发疲劳
复习不是时间越长成效就越好,疲劳战只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,破坏孩子的学习状况。
期末复习要做到劳逸结合,适合让大脑得到休息,维持孩子思维的活跃性。
2.专攻难点,忽视基础
考试前多做偏题、难点、怪题,并不可以提升成绩,还会让孩子产生畏难、恐惧的心理。
期末复习还是要以基础为主,把课本里的入门知识融会贯通,拿稳最容易得的分。
3.面面俱到,一味求全
孩子在复习时分不清主次,把所有常识全部复习一遍,不只费时,也非常难出成效。
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依据平时的经验,把重点常识划出来,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。
反复回顾错题
恩格斯曾说:“无论从哪一点学习,都不如从自己所犯了错误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。”
学习也是一样的,吃一堑长一智,所有错题都是提高成绩的阶梯。
在平常,父母要提醒孩子坚持做好错题本。
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,就是擅长借助错题本,将容易出错的常识内容学会扎实。
这一过程,也是在不断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和解题方法,学习成效自然更好。
到了期末,就要监督孩子回顾错题,巩固基础。
多看一看,把入门知识扎根在脑海里;多做一做,确保自己真的会做。
回顾错题的是变“废”为“宝”的过程,把错题放进大脑里再一次“否定”,从而防止再犯。
教孩子用好错题本,就是教孩子正视我们的错误,有态度,有办法,让每一次错误都成为最后一次。
做好后勤工作
苏霍姆林斯基指出:“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。”
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原因,不是学校,而是家庭,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。
一个孩子在学校学得认真,老师指导到位,在家学得专注,父母全力支持,他的成绩就差不到哪儿去。
非常重要的一点是,必须要维持安静的、宽松的、合适孩子复习的家庭环境。
降低噪音,降低干扰,让孩子在复习时“如入无人之境”,完全投入到常识世界中。
父母可以在孩子复习的时候,放手手机,念书看报,给孩子做好榜样,让孩子安心学习。
其次,父母的情绪也非常重要,维持平和的、包容的、支持的情绪和心态。
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孩子,相反,要准时发现孩子的心态问题,帮助孩子合理宣泄不好的情绪。
不焦虑、不懈怠、不舍弃,耐心平和地和孩子一块调整心态,以自信、乐观的面貌迎接期末考试。
(图文来自互联网,侵权删)